第三天的京都行程一大早就跑去了最遠的貴船口,為了吃嚮往已久的流水麵
大家看到我們PO的限時動態都紛紛說自己也好想嘗試,都是因為看蠟筆小新或兩津勘吉的關係哈哈哈
但其實我當初不知道是為什麼,只是覺得京都一定有好玩的流水麵吧!
查了之後也居然有,所以這一切都只怪腦袋迸發出來的樂天想法
爬了許多資料後才知道夏日的京都有川床限定的料理,月份大約在5月到9月左右
川床的道理就是在河川上擺設宴席,邊吃飯邊聽瀑布流水聲,也邊看風景水流就從腳下流過
夏日的鴨川兩旁的店家也紛紛設置川床,讓大家邊吃飯一邊欣賞河流
不過川床碰到下大雨天就沒有辦法吃到了,所以也是非常碰運氣
還有川床料理價格大約台幣2400左右,相當於懷石料理或法國大餐
所以我們這次就還是先選擇了平易近人的流水麵體驗吧,台幣大約快400
只有在位於最上游的“ひろ文”有流水麵,不能事先訂位的,用餐時間從早上11開始
我會建議提早上去拿號碼牌,再去附近的神社走走,差不多時間到了再回來享用流水麵
到貴船口的交通方式:
從京都駅出發
1 搭往"JR奈良方向" → 到東福寺下車
2 下車後步行往 "京阪電車-東福寺" → 搭京阪電車往出町柳
3 從出町柳出站後步行至叡山電車(出站後就在旁邊)
4 搭叡山電車從出町柳 → 到貴船口(往鞍馬方向) 就抵達了!
不要懷疑就這麼麻煩又這麼偏遠,時間大概抓1個半小時
到貴船口後看大家是要走路上山邊運動或是出來在對面等公車33號
公車時間滿快就會有一班車了,所以也不用等太久,搭到上面後在繼續往上走約7分鐘直到看到“ひろ文”
到流水麵的櫃檯先拿號碼牌,再去附近走走,想休息的人也可以到下面的川床等待
炎熱的夏天到了山上一切都變得涼爽,加上流水的沁涼感,還讓我不禁小打冷顫呢!
建議上山的這天可以多穿一件薄外套,小朋友更要注意哦。
我們拿了號碼牌,服務人員預估等待時間要40分鐘左右,我們就先去附近神社繞繞走走
再到樓下的川床上等待,很快的就叫到我們了!
分享一下吃流水麵的感受:個人覺得很有趣也很好玩,但就嘗試這麼一次就夠
出麵的速度很快,夾了一口麵就得馬上塞進嘴,完全沒有緩和的餘地
對於大家擔心是否都在吃對方的口水不太衛生這件事其實是不會的哦!
總共有三個水道,同行的朋友是一起用同一個水道,不會跟陌生人共用
我們剛好坐在最後,其他兩個水道沒有夾到的麵我們都可以攔截哈哈,就看大家敢不敢,像我男友就吃得超飽哈哈哈
一剛開始吃非常好吃,但一直吃就覺得越來越冷,加上出麵的速度之快也沒辦法細細享受風景
想要愜意慢食的朋友還是嘗試川床料理會比較適合,而流水麵就是滿好玩的但CP值不高
連拍照時間都沒有,我真的不太知道其他的部落客能拍出那麼多的吃麵照片到底是怎麼來的很厲害!
總之吃麵時間只有15分鐘,麵會一直出一直出,最後一坨麵是紅色的,吃起來很特別有個香香的味道
旁邊有附抹茶小麻糬幾顆,但我們根本全塞進嘴裡,因為前面的都走光了服務人員也開始餐桌清潔了
15分鐘好快就過去,我依稀只記得我們一直喊太快了~太快了~~吸吸吸?
完了怎麼搞的變黃腔...哈哈...
吃完流水麵後我們往下游走,走走經過貴船神社,山上真的空氣好棒,每一口都是芬多精
天氣又涼爽,其實說實在的這裡才適合穿和服。
走到剛剛下公車的地方就等待回貴船口的電車,這次我們很幸運的坐到座位對外看風景的班車
鄉下的美好,必要親身體會之後就懂得他的美
一路的綠色風景,好像一切都可以拋諸腦後,安靜又怡然自得
不知不覺我跟我男友也睡著了。
回到京都市區後,我們去了錦市場逛逛,每次來這些市場我都只想吃海鮮,尤其是烤生蠔
我對於生蠔的熱愛真的畢生不減,逛習慣台南的夜市後回台北夜市都會不習慣,沒有滿滿的生蠔攤位和大蛤罵真的好失望
這裡推薦錦市場的蝦子攤位還有章魚頭,烤生蠔也很好吃但在北海道吃到的堪稱第一,所以這裡的就沒有很推薦就不多做說明了
章魚頭內有蛋,章魚Q彈嚼勁和綿密蛋黃搭配堪稱一絕啊~~
淋上檸檬汁,把腥味全部都去掉了,就連剩下的鮮美生蠔湯汁都一起喝下去
錦市場其實短短也小小的,大約停留1個小時左右就可以了
在這裡可以品嚐京都漬物,醃漬大根,醃漬黃瓜,各種醃漬物應有盡有
顏色繽紛可愛,小小的牙籤就這樣品嚐一輪特殊又有趣的京漬物也是有趣
就像在猜哈利波特的雷根糖口味一樣,不知道這個色彩可愛的漬物嚐起來到底什麼滋味
有時驚喜,有時失望,有時把表情擠得難看,有時又笑的燦爛
雖然最後我一包也沒帶走,但卻帶不走我對京都漬物的有趣回憶。
這裡的水果也是每個都令人垂涎欲滴,尤其是番茄!
特別喜歡吃番茄的我,這裡每個我都想品嚐都想帶回家
我不僅買了串小番茄,還有幾顆飽滿的大番茄
阿戴也買了他最想吃的草莓,當晚我們就把全部的“戰利品”吃完了好似幸福呀!
京菓子也是去京都必嘗試的甜點
去完錦市場後我們前往北山車站領取預約4點鐘取貨的“川端道喜 水仙道喜粽”
在壽岳章子的喜樂京都中提到為天皇製作早膳擁有五百年老舖的川端道喜道喜粽,
因為不能久放的關係只能用預約的方式登記時間再去店取,保存時間也只有1天
所以領到粽後,當天就要立馬吃完
道喜粽本身除了粽體以外包粽子的粽葉和藺草繩都已經很稀有,包法緊密不留縫隙真的是完美到像是藝術品了
竹葉的挑選十分講究,但由於現今氣候惡化已經一葉難求
網路上說現在採用的粽葉在北山已經絕種,川端道喜的粽產量也越來越少
所以更要珍惜歷史的回味,只有在京都可以把這麼久遠的御膳食保留下來
不只是在吃粽子一般,也是在感激歷史的存留
而道喜粽一串有5個粽子,口味是不能混搭的分成水仙粽和羊羹粽
成份非常單純只有上等吉野葛與糖
而水仙粽粽體本身口味很特別,非常濃郁的藺草葉香
(水仙粽體照片來源於網路)
原本以為會像是葛切的口感,結果偏綿密像是羊羹與蕨餅中間的口感
不過有點太甜不習慣,雖然滿滿清新葉香但大家都不太喜歡吃
不過也是值得體驗一次的口感。
只能外帶價格3900日幣
川端道喜還有一項甜點非常有名就是只有在12月初才會製作的“花瓣餅”
(花瓣餅照片來源於網路)
我想吃花瓣餅的渴望勝過於道喜粽,因為書裡並沒有提到粽子本身的口感
多半是在描述道喜粽的包法跟外觀藝術,而花瓣餅是真真實實提到了它賦予的口感感受
以及一開始不知道怎麼食用而鬧出來的笑話
花瓣餅切開後是會流汁出來的
放上一段喜樂京都提到花瓣餅的章節摘錄:
花瓣餅是使用宮中新年賀歲料理所做成的麻糬皮,在中間加入味噌餡做成的糕點。
這種點心在年關將近時最為風行,在京都的糕餅店裡幾乎每家都有擺。
每家口味稍有不同,麻糬皮和餡的黏著度也各有不同。比較各家的口味也頗有意思。
從歲暮到年初的時節,都一定有賣。我父親非常愛吃花瓣餅,所以我會今天在這家店買,改天換家店買,然後擺在被爐裡面等待可以吃的時刻。
最近,連在東京似乎都在賣貌似花瓣餅的點心。我還沒有品嘗過,味道不知道怎麼樣呢。
我特別挑出來說是有原因的。我曾經吃過大阪極有名的糕餅店所做的花瓣餅。
它只是模樣長得像,但裡面包的卻是普通的白豆餡(就白豆餡麻糬來說是不難吃),一點都沒有味噌味兒。
就連鄰近京都的大阪都做成這樣,更何況是東京呢……這可能是京都人的傲慢吧。
再回頭說說道喜的花瓣餅。那是我和父親長久人生以來第一次吃到道喜的花瓣餅。
由於這種餅一向是新年茶會的時候用的,我認為我們家也應該不能免俗。
於是興沖沖的泡了茶,父子兩人一起端起花瓣餅,也不顧吃相難看就大口咬下。
說時遲那時快,餅中的味噌餡軟糊糊的都流了出來。哇!這可真是措手不及,一陣混亂,一會兒拿布來擦衣褲,一會兒清理桌子等的……。
「就算是道喜家做的,這也太奇怪了吧!」父親笑著說。
「對呀。這麼一搞在茶宴上豈不狼狽。和服的袖子全完啦!」後來直接問問川端道喜。
「那餅的餡真是好吃極了,可是這麼做不打緊嗎?」
「是啊,那就是花瓣餅。」
「可是要怎麼吃法呢?一咬下去就稀湯湯的。」
「用宣紙端著吃就行了。」
原來如此。一般糕餅店的花瓣餅,雖然好吃,可是形狀都稍有變化。
後來第二年,我們又一次吃到川端道喜的花瓣餅,這次我父親準備好了宣紙,便不再會流得到處都事了。
我那父親已經遠去,下次再吃花瓣餅,我可能會邊吃邊掉淚吧。老舖的故事總會令人湧出許多感慨。
那位道喜先生也是的,年紀比我輕就過世了。現在是兒子繼承家業,正在奮鬥中。道喜先生寫的書裡面提到,有時候也會做壞了的。
「不能再做一遍嗎?真浪費啊!」我盡說些討人厭的話,道喜只是笑,又說:「在那種時候,我老爸會生氣然後把失敗作品黏在牆壁上。」
竟然這樣?!我大感驚訝。不過我猜他應該不會再透露這般沒品的事吧。
( 文章提供/馬可孛羅出版 壽岳章子:喜樂京都 )
我特別喜歡這段的壽岳章子與他父親之間的親情感以及老舖帶來的悠悠愁味之感
非常想嚐嚐正統花瓣餅的獨特之味兒,但花瓣餅只有在12月製作,這次的旅行勢必吃不到了。
因為這天天氣也開始飄起了小雨,我們在超市買了些水果和好吃的便當就回住宿了
嵐山的渡月橋下屋形船體驗在分下一篇打啦
上一篇可以直接點連結唷【旅行】乘著憧憬走京都:和服,菊乃井懷石,四条通。
今天就先打到這裡啦,一樣有問題就到 IG : nien0813 小盒子詢問
大家掰掰